2014年初,一场席卷全国的上门服务O2O创业大潮骤然而起,这股大潮中的一个细分行业——家庭维修业,也随着资本的热捧,在全国大型城市中,随波而起。不完全统计,以互联网平台模式,投资过千万、从事上门维修服务的企业,遍布在各个大中城市中不下几百家。潮起就有潮落,盲目高速扩张、概念炒作之后,一切回归理性平静,大量的创业者偃旗息鼓,或关门大吉,或转型其他,或陷入困惑。
大篷车(北京)家居装饰有限公司 刘景鹏总经理
是行业需求原本不存在?还是经营模式出了问题?带着这个疑惑,本月19日,笔者参加了一场题为“家修行业健康发展论坛”的主题活动。这次活动,由深耕“家修”行业多年的大篷车(北京)家居装饰有限公司发起,房地产行业专家、学者、研究机构、物业企业领导、社区服务平台企业、物料厂商、专业服务商、创投资本及媒体代表百余人参加。
这次会上,大篷车创始人刘景鹏先生,结合自己20余年房产建筑从业经验,并根据自己6年来,专注于家修行业的研究和实践,分享了自己的行业观点论——家修行业,已经开始走入理性健康发展期。
他认为,从过去几年来看,这个行业从被热衷到降温,除了跟资本市场本身的投资方向调整有关,更重要的,是创业者迷失了行业的根本。家庭维修业,简称家修,指居民住宅的日常维修维护活动,包括简单的装饰破损及水电类故障维修、房屋改造翻新到整个居家环境的治理优化,涉及到我们居家生活“住”内容的方方面面。在“衣食住行”领域中,专业性复杂、技能要求高,同时具有市场体量大、从业人员杂乱、行业标准低的特点。
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合会执行主席 杨乐渝先生
这个行业的兴起,与我国20余年的房地产高速发展有很大关系。城市房地产的大量积累,随着使用时间推移,房屋结构、装饰装修、水电配件、门窗家具等总会出现老化、破损等问题,会严重影响使用,这就带来了一个持续性存在的庞大服务需求。而目前,行业更同时存在严重的缺位:行业发展处于低端和基础条件薄弱阶段。过去几年,大量的创业者,忽略了行业基础薄弱这个现实问题。行业基础,包括从业人员职业意识、操作技能、基础型物料供应、标准工艺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因此,单纯通过解决信息撮合渠道问题,不是这个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而只有先着眼于孵化合格的服务人员、整合基础物料供应、优化解决方案和工艺标准、提升服务意识这些基础建设出发,才是解决之道。
正和岛副总裁 王昆鹏
大篷车公司,从2010年建立之初,就专注于这些基础型建设投入,在过去的6年时间里,他们摸索出了一套 “技能孵化培训+服务运营管理标准化”的全闭环服务模型——“双发四驱”的家修生态系,通过摸索和实践,引进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物料,整合国内的优秀品牌商,打造“家修供应链”,集合了3000余种常用物料、开发了1000余项标准化的服务项目,从收费、物料、工艺、质量进行标准化规范;除了建立了一套上门服务标准化体系——“家修大篷车”,集合了国内百余名行业专家及技工能手,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团队,并推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培训孵化器——“家修学堂”;为了更方便解决客户需求,在社区周边,开始建设近邻的服务体验站——“家修驿站”。四个体系,有机结合,互为支撑,打造了一个完整闭环的健康生态系。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任 李筱梅女士
从本次会上得知,家修行业,经历了浮躁喧嚣的盲目开发期,已经有大量的本行业业服务型平台在做转型调整,开始了深耕细作,从真正解决客户需求方案入手,从建设自身的专业服务团队入手,开始回归到理性创业之路。
58到家 投资总监 贾向飞
这次会上,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代表、行业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针对家庭维修这个事关千家万户的工程,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给出大量建设性意见,肯定了行业回归理性发展的观点,也呼吁本行业创业者,放慢脚步,不盲目跟风,从自身实际出发,稳扎稳打的建设基础,让家修行业更加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