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   星期五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紫砂精灵冯文娟的艺术情怀

2016-10-30 17:34:19    作者:王立豹
核心摘要:艺术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生活,我国的很多艺术品就是由初始生活中的普通使用工具演化而生成的。就像制作优良的紫砂壶一样,它不仅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更是受人们追捧的艺术品。然而要制成一件优良的紫砂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日前,记者采访了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艺行业协会会员,紫砂收藏鉴赏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紫砂优秀中青年陶艺家冯文娟。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生活,我国的很多艺术品就是由初始生活中的普通使用工具演化而生成的。就像制作优良的紫砂壶一样,它不仅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更是受人们追捧的艺术品。然而要制成一件优良的紫砂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日前,记者采访了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艺行业协会会员,紫砂收藏鉴赏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紫砂优秀中青年陶艺家冯文娟。


冯文娟(中间)与师父王小龙(左)、师娘高丽君(右)合影

初见冯文娟,恬静、淡然,像一缕清风,像一抹暖阳,艺术家的气质超脱于物外。冯文娟出生于中国的紫砂之都——江苏省宜兴市,自小就酷爱紫砂陶艺,启蒙于工艺美术师蒋国娟学艺,后又拜在著名陶艺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王小龙、高丽君夫妇门下学习紫砂艺术精髓,曾得到徐汉棠等多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的技术指导,技艺全面而精良。加上家中舅公以开矿采泥为业,自小接触原矿泥料,自然比常人更能懂得选料。从选料到壶的形体、使用时的手感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于是,一个个形神气韵兼具的俊秀作品得以面世并广为流传。

冯文娟作品创意新奇,造型古朴大方,工艺精细,线条流畅。作品内涵丰富,寓意深远,既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含量,又颇具传统的神韵和魅力,深受中外茶人和壶友的喜爱。作品《笠帽壶》器形文雅大方,壶盖与壶身严丝合缝,圆珠型壶钮光滑细腻,于2010年在佛山国际茶业博览会获金奖;作品《曲壶》曲意盎然,形态巧妙,2011年《曲壶》参加上海收藏协会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共和活动由八位大师提名得奖;《四方菱花紫砂壶》气韵流畅,古雅周正,于2012年经专家参照国家标准2008(紫砂陶器)现场评选为金奖;作品《福寿壶》于2013年在第十五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创新艺术金奖。作品《高山流水》于2013年在第四届中国《天津》工艺美术馆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古典红木家具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中荣获金奖。作品《紫砂供春》更是被无锡博物馆永久收藏。

传统工艺讲究师承之说,紫砂业也不例外,说起师父王小龙,冯文娟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王小龙从事紫砂艺术六十余年,是我国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也是“百年王氏紫砂”传承人,父亲王寅春是“紫砂七老”之一,作品擅长几何壶形、自然壶形和筋纹壶形,造型端庄,工整俊秀,形神气韵融会贯通,传统文化气息浓郁,既吸收各流派精华,又富有探索创新精神,多件作品获得国家专利。师娘高丽君师从著名老艺人朱可心,并得到名家蒋蓉和公爹王寅春教泽,现和丈夫王小龙联合创办“贵土塑方圆”紫砂陶艺研究中心,从事专业创新。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名师定能出高徒”,在师父王小龙、师娘高丽君的悉心栽培下,冯文娟潜心钻研、勤于思考,工艺技艺和艺术眼界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如今,冯文娟已经成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列入中国国家人才网专业人才库,2009年被评为“最具潜质的紫砂陶艺精英”。

从倾心相遇,到一生相守,对于冯文娟来说,与紫砂的这份缘从出生时就注定了。看着眼前这个浑身散发着艺术气质的女子和她的作品,让每一件力作都渗透着对紫砂艺术的爱与温暖。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