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仝 浩
通 讯 员 窦石锋
2015年以来,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围绕“提升全面小康、建设美丽睢宁”目标,在镇村市场化保洁全覆盖的基础上,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总结经验、全面推广”思路,率先在魏集镇探索实施垃圾收运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协同”运营模式,既实现了垃圾减量、资源节约,也有力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据悉,该做法得到省、市部门充分肯定,山东、安徽、湖南、广东、河南等多个省市县考察团前来观摩学习。
“两网协同”,即按照“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要求,在“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的基础上,从人员、场地、设备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把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楔进垃圾收运网络,达到两网“协同发展、融合运行”,推动生活垃圾和可回收资源分类收运,从而实现垃圾减量、再生资源增量的良性循环。
针对当前回收企业,主要以废金属、旧书报等市场价值较高的物品为主,而对于旧衣物、黑地膜等低价值物品不愿回收的状况,魏集镇坚持市场运作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深入调研考察、反复洽谈磋商的基础上,与生活垃圾大型专业清洁服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全面负责本镇再生资源回收工作。
在回收网点设置上,魏集镇以镇村建设规划和垃圾收运体系网络为基础,按照“一镇一站、一村多点”的原则,对全镇26个行政村和1个果园场,并结合人口比例,通盘谋划、统筹布局,合理设置回收点。目前,该镇通过整合垃圾收运场地,共设置村级回收点215个,实现了镇村回收网络全覆盖。
一方面,魏集镇通过印发《垃圾分类手册》《致村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深入农户进行宣传、教育、引导,推动村民分类投放、处置垃圾。另一方面,积极构建“农户→村集中点→镇回收服务站→物资回收公司”的渠道,并通过统一配置打包机、剪切机、回收车辆等设备,对再生资源进行定向回收。各村回收点在保证环卫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下,由村保洁员对村民丢弃的低价值回收物进行分拣,并定期开展上门回收服务,进行简单分类和打包,统一运至村回收点暂存,然后由西文公司厢式货车集中收运至镇回收站,进行较细的分拣和打包工作后,集中运送到总公司进行分类处理利用。为调动回收公司、保洁员和村民等各方的积极性,魏集镇专门制定出台了“两网协同”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两网协同”的运行管理。魏集镇创新开展“两网协同”试点工作,在践行绿色发展的同时,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据记者了解,实行“两网协同”以来,魏集镇每天回收各类再生资源6至8吨,全镇垃圾量减少30%左右,大大降低了处理成本,每年可节约30万元。据测算,全县全面推广“两网协同”运营模式后,每年将减少垃圾量3万吨左右,可节约垃圾处理费200万元。通过推动垃圾收运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有机衔接和充分融合,既有效解决了个体回收网点布局分散、杂乱无序等经营行为,也有效解决了“垃圾围村”的现实问题,农村路净水清,面貌焕然一新,生产生活环境和乡风民风得到了显著提升。实施“两网协同”运营模式后,部分低值再生资源变废为宝,实现了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减少了垃圾填埋量,也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通过推行“两网协同”,保洁员、村民、村集体和环卫公司全都共享了利益。据了解,保洁员通过做好责任区域内的再生资源分拣、回收等工作,每月可额外增加收入300-500元;村民通过出售可利用废品,村集体通过出租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均增加了一定的收益,而保洁公司则减少了运输成本,实现了多方共赢。目前,睢宁县已与山东昌邑市满国环卫工程有限公司、济南西文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睢宁中环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在10个镇(街道)建设回收站点负责负责全县的再生资源回收工作,并逐步取缔非法废旧物资回收点,实现镇村环境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