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能源·智能汽车公益展”在重庆国际新能源·智能汽车体验中心成功举办。重庆市经信委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汽车产量突破300万辆,占全国1/8,增长15.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刚刚过去的2016年,重庆长安汽车无人驾驶完成2000公里路程的道路试验,成为中国首个实现长距离无人驾驶的汽车企业。
记者从重庆市政府了解到,该市将结合交通、通信基础设施情况,通过三年时间逐步由试验场区封闭环境到城市交通开放环境,加强关于自动驾驶、交通安全、舒适及节能环保、信息服务及娱乐、交通管理等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和检测认证。InCall智能车载互联系统是长安汽车联合互联网巨头百度以及通信和车载行业巨头、历时两年打造的智能车载信息服务系统,结合wifi、蓝牙等最新的智能车载无线终端技术,InCall智能车载互联系统将语音识别、语音导航、生活服务、智能安全防护等系统合为一体,可以实现实时导航、车载影音娱乐、天气情况等多种功能。
随着5G技术、人工智能的加速研发,互联网巨头的快速推动,以及汽车智能化技术的成熟,自动驾驶汽车产业步伐继续加速发展,有望在3~5年实现商业化。无人驾驶已成为未来最值得期待的汽车技术之一,并将成为惠及汽车产业、互联网产业、智能硬件产业等多个领域的全新产业机遇。智能驾驶汽车看似很科幻,但其实汽车自动化、智能化过程贯穿整个汽车发展史,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实现了无人驾驶技术所需要的大部分功能。也许10年或20年之后人们会发现,让人开车是一件非常不可理喻的事情。
近年来,汽车在信息时代科技浪潮的推动下,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目前走在无人驾驶技术前列的谷歌公司,其无人驾驶技术的汽车从2010年正式开始道路测试,至今已经行驶了近50万公里。
除了谷歌,在无人驾驶技术领域,传统汽车厂家如奥迪、沃尔沃以及奔驰、通用汽车也都小有成就。就在去年沃尔沃汽车宣布将在中国设立自动驾驶测试基地不久,长安汽车再次把无人驾驶技术推向更高潮。去年4月12日,长安汽车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从重庆出发,途经西安、郑州,抵达目的地北京,完成2000公里路程的道路试验。这一超长距离的实际道路测试,超越了2011年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开发的无人驾驶汽车286公里的实际道路行驶里程,长安汽车也成为中国首个实现长距离无人驾驶的汽车企业。
围绕着汽车不变的主题就是:节能,环保,舒适,安全,方便。智能汽车发展分为驾驶资源辅助阶段、部分自动化阶段、有条件自动化阶段、高度自动化阶段和完全自动化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中国汽车发展战略纲要》首次正式提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明确汽车产业的最新发展方向:由单纯交通工具转变为集行驶、通讯、娱乐、储能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生产生活载体。
无人驾驶作为汽车技术发展的终极状态,已经引得处于产业领军集团的多个国家政府对其政策松绑,产业发展瓶颈屡获突破。面对即将爆发的万亿级市场,整车企业、互联网企业、零部件厂商纷纷从各自优势领域切入,加速布局。
日前,随着“智能汽车集成系统试验区(i-VISTA)”在被称为汽车“硅谷”的中国汽研重庆礼嘉园区正式启用,标志着重庆汽车研发的综合实力再上一个台阶。重庆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建立了从研发、测试到零部件制造、总装、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到2020年将初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研发生产基地,智能汽车产销规模达5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