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朔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应县、怀仁市、山阴县三县(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25山西•朔州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在中国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构建筑应县木塔北广场盛大开幕。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郭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刘挺,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潘春丞,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咨询委员李顺通,山西大学副校长程芳琴,山西工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郝根彦,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教授陈云霞,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向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秦大树,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晓玉,陶艺家可可等行业协会、文化学术、陶瓷职业教育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了陶交会开幕式。
朔州市副市长朱红涛在主持开幕式时指出,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之际,在此举办这场盛会,既是对千年窑火和工匠精神的致敬和传承,更是推动朔州陶瓷拥抱世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起点。她说,本次交易会以“塔耀千年•瓷行天下”为主题,旨在搭建一个集产品展示、贸易洽谈、艺术交流、投资合作于一体的国际化平台,让朔州陶瓷的璀璨光华闪耀世界舞台。
朔州是中国陶瓷主要产区之一,陶瓷产业发展历史悠久。“陶埴一技,独擅北方”,兴于辽金,盛于明清,见于日常,传于全球,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授予“中国北方日用瓷都”称号。
应县县委书记王鑫表示,幸福应县,是山清水秀的生态绿地,是风清气正的人文福地,更是投资创业的“新质沃土”。“希望广大客商加强交流,增进互信,促进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王鑫介绍了近几年应县在发展新型工业经济,实施增量提质举措,建设了一批锂电池、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项目,为参与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在提及应县的陶瓷产业发展情况时,他指出,自2018年以来,应县作为山西朔州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连续七届的承办地,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有力推动陶瓷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形成了日用瓷、建筑瓷、工艺瓷多元发展的态势。
据了解,目前应县陶瓷生产企业已经发展到36家36条生产线,其中规模以上陶瓷企业20家,烤花加工、花纸生产、配件生产、包装设计等相关企业30多家,小微陶瓷电商企业40多家。日用瓷年产能达到10亿件,建筑瓷年产能达到5200万平方米,全行业实现年产值21.5亿元。
本届陶瓷交易会将持续到8月27日。活动期间,还将举办陶瓷产业考察活动、文旅产业对接活动、电商直播及数字贸易系列活动,以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高端日用陶瓷展销平台,培育“游千年木塔·购朔州名瓷”年度文化旅游IP,推动当地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