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志华
今年春天来的特别早,一冬无雪的北京,接连下了两场春雪。“瑞雪兆丰年”是个好兆头。3月3日政协会开幕,3月5日人大会开幕,眼前正是代表委员从四面八方向北京汇集的时候,一年一度,两会即将开幕。从2003年初次参会的“小袁”到如今的“老袁”,一晃参加全国“两会”十多年了,历经第十、十一、十二届。多年的采访让我结识了诸多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他们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以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思路,都给我提供很多正能量,鼓励着我不断前行。
据全国政协新闻局局长张敬安介绍,参加今年“两会”的记者中,境内记者1700余人,境外记者1400余人。张局长嘱咐参会记者,要完成好今年“两会”采访工作,首先要学深、学透、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和2015年全国政协新春茶话会上的讲话精神。习总书记这两篇讲话重点阐述“协商民主”这一重大问题。
3月2日下午政协首场新闻发布会即将召开,一场新闻大战即将来临。2013年两会带火了“中国梦”,2014年两会带火了“全面深化改革”和“三严三实”,2015年两会将带火什么关键词呢?老袁在北京为你及时播报,敬请关注。
全国“两会”资深记者袁志华在全国政协十二届第三次会议开幕式现场
老袁跑两会之一
3月4日上午11时,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人大首场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傅莹那标志性的笑容、微卷的银发、大方的衣着、轻柔的语调。“先向大家祝愿羊年吉祥,阖家安康。”开场一席祝福,瞬间让在场的记者都化了。正是这样一位知性高雅的女性,为历来弥漫刁钻犀利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增添了几分柔美和缓的气息。无论多么刁钻的问题她总是娓娓道来,回答起问题来,总是那么恰到好处,充满知性与人文气质。傅莹一口气回应了15大热点问题,谈笑风生,刚柔并济。
铁道大厦比往日戒严了许多,原本可以自由出入的记者车辆不允许进了,只能把车停在酒店外,徒步进入。进入大厦时通道两侧已经站满了中外记者、工作人员,大会警卫人员正在有条不紊的布置、维护现场秩序。14点55分,门口一阵繁忙,一个高大熟悉的身影快步迈入酒店大堂,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欢呼声,总理好。总理辛苦了。我站在第一排,一边举着相机拍照,一边喊着,总理微笑着给前排的记者握手致意。我非常幸运的与总理握了手。以前也见过总理,但如此之近还是第一次。
袁志华:一晃参加全国“两会”十多年
总理驻足,高声说:大家好,大家一切都好、都如意,明天是元宵佳节,我祝愿大家节日快乐。大家齐声祝福总理元宵节快乐。在工作人员引领下,总理健步迈入会场,与经济界、农业界委员进行座谈,听取委员们的意见与建议。
老袁跑两会之二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国的传统元宵节,“年”也渐去渐远。 3月5日,是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开幕的日子。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向全国人民汇报一年来的政府工作。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中外新闻记者、各国使节都将参加这次盛会。今天是人民大会堂利用率最高的一天,预计参会人数达1万5千人。
袁志华在全国政协会上与政协委员梅葆玖合影
在天安门广场下车到大会堂会场不足千米,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走了将近40分钟,他遍走遍回答记者的提问,随着人数越聚越多,刘委员旋即淹没在记者之中,数不清的话筒积聚在他的面前,相机咔咔作响。刘委员就众多记者关心的农业发展、食品安全等问题一一作了认真回答。河南团人大代表、央视主持人张泽群,刚到大会堂东门广场就被记者同行“逮住了”,他就电视广告如何良性发展等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离开会还有5分钟,张代表才一路小跑奔向人民大会堂。
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很是精彩,多少次热烈掌声、10个金句、100条干货等。下面重点给各位介绍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出场的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徐绍史主任。他说,宏观调控在新常态下要有新作为,这是发改委最核心的任务之一。
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进行的三个方面的探索。首先是加强对经济走势的预测、监测和政策措施的预研储备。其次,探索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徐说,在积极发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控的基础上,更灵活地应用规划、计划、消费、投资、产业、价格、区域政策,让它们来完善宏观调控的体系,加强这些调控措施之间的协调配合,使得多种目标、多项政策、多方面的改革能够协调、联动、平衡,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增长。再次,必须做到三个调适。
徐绍史将“调适理念”放在了首位。他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求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所以还是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的平衡点,既要抓住时机,加快结构的调整,同时又要防止经济出现惯性下滑,对经济的波动要保持战略定力,加强微调、预调,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调适政策是指对政策措施做了一个“工具箱”,区分经济平稳增长、经济波动、经济趋势性下滑三种情况,准备相应的政策措施。徐绍史说,第三个调适是要上下联动、抓实工作。着力抓好新的增长点,包括新兴产业、新兴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以及新增长极、新增长带,如“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
袁志华向代表和委员赠阅《管理学家》杂志
老袁跑两会之三
3月6日,天空依然是难得的“两会蓝”。春天的气息愈发浓厚了,穿西服也不觉得冷了。回顾一天的工作,完全可以用“跑”来形容。早饭在梅地亚新闻中心简单吃东西,二楼十点的新闻发布会没有参加,与财政部长楼继伟错过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浏览今天的北京晚报,对楼部长说“中国三公经费三千亿是胡扯”印象深刻。对一些不当的言论就要予以驳斥,该任性还是要任性的。
铁道大厦住着经济组、农业组的政协委员,所以去铁道大厦最多。但到小组听取委员分组讨论还是第一次。二楼共有经济1组、2组,农业1组、2组,每组我逗留大约10分钟,拍全景、拍发言者,一阵狂拍之后就闪人。在新闻组取了一摞会议简报,沉甸甸的,开会也是体力活,记者们有时也需要真拼的。
京西宾馆与铁道大厦、梅地亚新闻中心呈品字型布局。江苏团、上海团、西藏团、新疆团、解放军团都住在京西宾馆。当我进入新疆团1组会议室时,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正与发言代表、和田市市长交流。张书记对“和田文化”的发展明确指出,要加强保护、推广,对民俗故居要修旧如旧,认真发掘。在与某宗教领袖对话时,张春贤指出:教义普及、讲解也要赶上新形势、新变化,利用高科技手段,借助互联网等媒介团结更多信教群众。尔后,我又到西藏代表团做短暂逗留。拉萨市人大主任正在发言,去年他向习近平总书记敬献哈达的照片上了中国各大报纸头条。
14时30分,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秘书处邀请厉以宁、陈锡文、李毅中、林毅夫、杨凯生、贾康等7位委员集中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为了参加这个发布会,匆匆吃完午饭,12时30分,我与孙姐、邓姐准时赶到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孙姐负责停车,我与邓姐负责排队,办完各种手续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向会场,抢占最佳位置。我与邓姐坐第二排,第一排的位置留给了擅长拍照的孙姐。
发布会结束前20分钟我悄悄离开了会场,因为在人民大大会堂还有北京团、上海团、福建团、海南团等四个代表团向中外记者开放活动。参加代表团全体活动,是记者们与代表们接触、采访的好机会。因为各个团的代表都会参加,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市长杨雄都出席了全团会议。
海南团位于人民大会堂三层西南角。“海南厅”匾额是书法大家、国学大师启功先生题写的,该厅面积较小,呈长条形状。说实话,一天下来已经累得丢盔卸甲了,可是想想自己的责任、任务,还是坚持来到海南厅。说起来,十年前我曾在这里成功组织策划、举办了“中国铁人三项锦标赛(河南商丘睢县)新闻发布会”,这是我第一策划全国性的活动,对“海南厅”还是比较有感情的。
就要离开人民大会堂时,从人群中忽然发现了江泽慧委员,老太太精神依然矍铄。我主动向前给她打招呼。原来她是来参加全国妇联主办的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的。《中华英才》副总编邓姐热情的给江委员约稿。江老说:久闻杂志大名,以前还担任过杂志的科技顾问,在上面发过稿子,并鼓励邓姐要多刊登正面、积极、主流的新闻稿件。当我把名片送给她时,她自言自语道:看过《管理学家》杂志,你们办的很不错,版式很耐看,文章很精彩。在这里我代表编委会各位同仁,谢谢江老的鼓励,我们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努力把杂志办得更好,为全国各类管理者提供更多的精品佳作,为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作出新贡献。
老袁跑两会之四
3月8日,今天的重头戏无疑是外交部长王毅的记者发布会。10点,王毅外长准时出现在发布台上。与去年相比,王毅的白发多了不少,但反应依然敏锐,风度翩翩。商丘日报社主任记者吴涛兄在朋友圈评论王外长是史上最帅的外交部长。
外长好像有些嗓子不舒服,几次扭头轻咳,频频的小口喝水,我坐在第一排,这一切看的清清楚楚。在回答日本记者提问时,外长的回答是敏锐、义正言辞的。过去日本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一些人至今不思悔改。中国政府和人民历来以德报怨。外长要求日本扪心自问,学会反思。
午饭是在京西宾馆吃的。同桌的是一位上海团代表,复旦大学教授。我请她谈谈复旦投毒案。她说:这件事让复旦成名,但不是美名。施害者临死也不知悔改、没有良心发现,而且态度坚定、语气果断,这让人非常难过,百思不解。中国的教育确实需要反思警醒了,我们怎么教育出这样冷酷的学生来?她走了,曾经当过教师的我也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让他们改变了人生的初见。“与人为善、助人助己”,要从自身做起。
15时,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委员长张德江做常委会工作报告。电视全程直播我暂且不表。大会散后,人流如潮水般散开,近3000人有序走出大会堂,颇有阵势。从茫茫人群中,我拉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李英杰、著名法学专家徐显明、河南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张大卫合影留念。
老袁跑两会之五
3月10日,今天的节奏感觉像是代表开会似的,9时召开全国政协第三次全体会议,我9点整完成安检步入人民大会堂。
今天发言最精彩的要数吴江委员,他的发言获得的掌声最多、最热烈、最持久,他重点谈文化界存在的不良现象,比如文化界安排的官员太多,比如不尊重文艺发展规律,一味的、片面的追求收视率,过多的强调经济收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等等。他的精彩发言,让我情不自禁为之鼓掌叫好。
茶歇时,我又碰到了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委员,我告诉他,《关于允许非京籍孩子在京参加中招考试的建议》已经获得全国人大代表高阿莉在内的15名代表联名签字,娄委员非常振奋当即表示,马上在朋友圈转发,以期更多人关心、关注!此建议,已获得了《中国信息报》、《京华时报》、中国网等媒体的重视,不日将给予报道。
老袁跑两会之六
拿到总理记者会邀请函已是14日晚上10点。参加全国两会报道的记者只有五分之一可以参加总理记者会,可谓名额稀缺、机会难得。
我把闹钟定在凌晨5点。第二天闹钟还没响,我提前20分就醒来了。简单洗漱后直奔天安门。到达时,前面已有约50人左右在排队。香港《紫荆》杂志社吕英杰是凌晨3点来的,排在他前面的一位老兄,还准备了躺椅。有的记者一边排队一边津津有味的吃肯德基早餐。真是“莫道君行,更有早来人”啊。
早8点开始进场,从安检处到大礼堂三层金色大厅这一段距离至关重要。我与《澳门月刊》主编、河南焦作老乡杨哥商议,他负责背包,我负责去抢占有利位置,打了个组合拳,以刘翔跨栏速度跑向电梯,并如愿占据4排靠右位置,在央视主播康辉后面。我与杨兄中间的一位是来自《成都商报》的兄弟姓牛,一聊天竟然也是河南同乡。他与我的朋友卢曙光、豫记协负责人杨桐、新京报记者涂重航都非常熟悉,我们慨叹:河南记者遍天下。
10点28分,克强总理首先步入金色大厅,随后是发言人傅莹、主持人、译员。傅莹请总理做开场白,随后接受记者提问。今年与往年一样,外媒提问的次数较多、问题也较尖锐;稍有不同的是,市场化媒体也有提问的机会啦,比如《新京报》、《第一财经日报》,大家都感觉有变化很新鲜。
往年的记者会上通常对一些精彩的提问或回答,往往会有会意的笑声,也有一些争取提问机会的喊话声,很少有掌声。今年不同,记者们多次为总理的回答由衷的鼓掌。最后一个问题,是追加的,是关于中缅局势的。总理说:对于我同胞的遇难表示深切哀悼,已经通过外交部向缅甸做了严重交涉,我军方密切关注中缅局势,完全有能力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香港记者率先鼓掌,大家也都跟着热烈的鼓起掌来。
记者袁志华受邀参加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人民大会堂中外记者见面会
这里也要为康辉点赞,我就坐在他后面,看得清清楚楚,与他合影的人次非常多,康都是起身与之合影,并面带笑容,没有明星架子。我与他交流几句,为他的低调,为他的谦虚点赞、叫好。康辉很谦虚,只要不影响工作,合个影没什么。
15天的两会业已结束,正向社论中说的一样,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是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继往开来的大会。感谢圈内外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老袁跑两会”专栏至此告一段落,让我们一路同行,明年三月再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