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   星期日    站内搜索
字号大小:
0

百家法院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2016-09-16 19:00:53    作者:本报记者 赵荣生
核心摘要:近年来,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显现,家事案件数量不断增长,类型日益多样,处理难度不断增大。据详细统计,近3年来,全国法院每年审结的一审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均在150万件以上,且呈逐年增长趋势,2015年已超过了170万件,约占全国民事案件的三分之一。

近年来,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显现,家事案件数量不断增长,类型日益多样,处理难度不断增大。据详细统计,近3年来,全国法院每年审结的一审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均在150万件以上,且呈逐年增长趋势,2015年已超过了170万件,约占全国民事案件的三分之一。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杜万华坦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家事审判出现一些不适应。法院往往用财产类案件审判模式审理家事案件,对当事人感情修复问题过问不多。据了解,201661日起,全国100个左右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开展为期两年的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从审判组织、财产申报、证明标准、调解工作、制止家暴、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探索家事审判专业化。家事案件法院不再“一判了之”,改革大幕已经拉开。

着重感情修复劝和不劝分

因为家庭琐事逐渐产生矛盾,结婚不到3年的王晓磊和刘娟就闹起了离婚。刘娟向法院起诉,执意要求离婚。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人民法院法官没有直接决定开庭审理,而是将小两口引导到专门调处家事纠纷的诚城社区家事调解室。

不到3个小时,两人竟挽着手含羞带笑地走了出来。原来,他们在此走完了调解室特设的“四部曲”——看电影、造氛围、品茶香、忆往事,冰封已久的感情被缓缓地打开。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规定,各地法院成立家事案件调解委员会,至少配备1名专业工作人员。特邀调解员可以从退休法官、检察官、警官、大学教师、心理辅导师等人员中选聘,家事调解员调解家事纠纷着重感情修复,修复不成的,要形成书面调解报告,供家事法官审判案件时参考。

河南法院将专业化作为主攻方向,要求各级法院在现有人员和编制不变的情况下,积极和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建立有独立编制的家事审判庭。建立家事审判庭有困难的,应当成立专门的家事合议庭,集中审理家事案件。

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一个案件要达到案结事了,往往需要通过多种纠纷解决机制。

据介绍,江苏省苏州市法院系统坚持诉调对接,推动建立多元化家事纠纷解决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确保家事纠纷得到依法妥善处理。民意审判方式就是其中的探索之一。在苏州市下辖的常熟市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继承案件中,死者周某的母亲陈某与妻子陶某因遗产继承引发纠纷,双方数次协商未果,矛盾不断激化,后诉至法院。

20146月,苏州中院会同市司法局、市妇联联合制定《关于加强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诉调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引入婚姻家庭人民调解委员会,协助法院化解各类婚姻家庭纠纷,法院对婚姻家庭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当事人达成的人民调解协议,通过司法确认等方式,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

人身保护令阻断家庭暴力

陈颖虽从未遭受肢体暴力,但回家后的每一刻都让她如坐针毡。

丈夫张源对她制定了严厉的“家规”,只要一有事情未合他意,便会招来漫天辱骂。一次,陈颖在与张源通电话时被骂得忍无可忍,鼓起勇气挂断电话。谁知当晚张源一回家就对着陈颖一顿怒吼,并将其手机夺走、摔得粉碎。

几经折磨,陈颖彻底绝望,到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查明事实后,认定张源的行为构成精神暴力,遂发出人身安全保护裁定,限制其与陈颖往来。

这是香洲区法院一起较为经典的精神家暴案件。据统计,自20097月发出全国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截至目前,香洲区法院通过这种方式禁止施暴人施暴,维护了100多名当事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为全国第一批反家暴试点法院,香洲区法院是全国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发出数量最多、种类最齐的法院。除认定精神暴力以外,还曾处理过性暴力、家庭成员互殴等特殊家暴类型。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谭玲说,人身保护令的出现,是防止家庭暴力理念的重大转变,改变了传统“法不入家门”的消极做法,开辟了国家公权力防治家庭暴力的新途径,尝试运用司法手段将事后惩罚转变为事前保护。

媒体聚焦更多

五大行高管年薪或难逃“腰斩”命运
央企高管降薪风声渐起,作为金融业里最“高大上”的国有五大行(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或将最先受到冲……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 杭州明日起全面放开住房限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