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静静
近日,银监会正式下发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并无明显不同,但仍然引发了行业内各方的极大关注。有第三方数据显示,目前有超过95%的网贷平台并无接入银行存管,这意味着这些平台都面临整改。有业内人士认为,按照指引,留给平台整改的时间仅6个月,时间相当紧迫,而商业银行或也会因为存管业务而展开一轮竞争。
银行不对借贷行为担保
《指引》明确了商业银行进行网贷存管的“合法性、唯一性”。明确指出“存管人,是指为网络借贷业务提供资金存管服务的商业银行”,这意味着,之前的第三方存管模式也将逐步退出。
早在去年八月,银监会就曾公开对于P2P的存管指引征求意见。此次正式版本的下发与此前意见稿中究竟有哪些不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一个明显的变化,即强化了存管人免责条款。
《网贷存管指引》第2条规定:“存管人开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不对网络借贷交易行为提供保证或担保,不承担借贷违约责任”。此举意味着,资金存管银行并不承担交易风险,不对网贷交易行为进行担保。
拍拍贷总裁胡宏辉认为,要求P2P平台进行银行存管,杜绝了网贷机构在整个业务过程中能触碰和支配用户资金的可能,从根上避免了网贷机构“跑路”的可能。但也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即使网贷平台有了银行存管,也只是“相对安全”,仍然需要投资者擦亮眼睛。
此外,《指引》要求,除必要的披露及监管要求外,委托人(即P2P平台)不得用“存管人”做营销宣传。
整改时间为期仅6个月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对记者表示,此次的存管业务指引,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明确了银行资金存管与备案、工商登记、申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先后顺序。
按照《指引》要求,网贷平台进行银行资金存管前,要先完成备案、工商登记、申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方颂认为,有了《指引》,平台在整改合规化推进中,各类工作顺序有了法律依据。
不过,网贷存管细则尘埃落定,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留给平台整改的时间却太过紧迫。按照要求,“在业务过程中存在不符合本指引要求情形的,应在本指引公布后进行整改,整改期自本指引公布之日起不超过6个月。”
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23日,共有118家正常运营平台与银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仅占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4.94%。这也意味着,将有超95%的平台在未来的6个月内面临整改。
《指引》提升行业合规水平
“《指引》将有力提升行业的合规水平,从而大幅降低投资者对于合规平台的甄别筛选成本”,人人贷的创始人杨一夫表示,随着指引的正式实施,可以预见到,大量不合规平台或技术能力无法实现资金存管的平台将会退出,只有极少数优质平台有机会留下。
据了解,继厦门、广东两地相继发布网贷登记备案细则后,近日北京也召集部分P2P平台召开整改会议,业内表示,随着存管指引的进一步下发,互联网金融整改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